来源:办公室 2025-02-15 关键词: 绿色低碳
国家在绿色低碳产品应用方面已构建了多层次的政策体系,涵盖国家顶层设计、产业支持、财税激励及地方创新措施。以下是对主要政策的梳理和分析:
顶层战略框架
双碳目标(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
《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明确单位GDP能耗降低13.5%、CO₂排放降18%的约束性指标
产业支持政策
发改委《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23年版)》:界定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6大类200+细分领域
工信部《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2025年建成200家绿色低碳工业园区
财税激励措施
企业所得税优惠:环保设备投资额的10%可抵税(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26号)
增值税即征即退:资源综合利用产品退税比例最高达100%(财税〔2021〕40号)
政府绿色采购:强制采购节能环保产品清单覆盖28类1500+产品(财政部2022年清单)
重点领域专项
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延长至2027年(单车最高免3万元)
光伏产业:整县推进分布式光伏试点覆盖676个县
建筑节能:强制实行《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2021)
长三角地区
上海:新能源汽车置换补贴1万元/辆(2023-2024)
浙江:企业绿色技改最高补助2000万元("十四五"期间安排80亿元专项资金)
粤港澳大湾区
深圳: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2023年起)
广州:充电设施建设补贴最高500万元/项目
京津冀地区
北京: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奖励最高5000万元/项目
雄安新区:新建民用建筑绿色建筑标准执行率100%
中西部示范
四川:建设"成渝氢走廊"(规划30座加氢站)
青海: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超90%)
全国碳市场累计成交量突破2.3亿吨,覆盖年排放量45亿吨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30%,保有量达1620万辆
绿色信贷余额22万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10%)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突破48.8%
官方平台
国家发改委"碳达峰碳中和"专题网站
生态环境部气候司政策发布专栏
地方工信/科技部门官网
动态跟踪
关注每年更新的《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
跟踪各省市年度绿色低碳发展行动计划
企业申报
定期查看工信部"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重点项目库"
关注科技部"绿色技术银行"成果转化项目
关注绿发中心”绿色低碳产品申报“责任承诺制系统申报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