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办公室 2025-10-01 关键词: 零碳园区
9月30日,山东省绿色低碳发展中心召开首场“零碳园区建设”智库专家线上交流会,标志我省零碳园区试点进入政策落地新阶段。会议由中心副主任吕洛霏主持,山东大学、省宏观院、宁德时代等十余位教授、高工参会,共同解读国家最新政策,为山东零碳园区建设“把脉开方”。
会上,发改委《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首次地方层面系统解读。2025年7月五部委文件提出44项量化指标,要求2027年重点园区单位工业增加值碳排放较2020年下降25%,并纳入中央环保督查。专家指出,山东作为工业大省,园区碳排放占全省总量逾40%,零碳转型既是“双碳”硬仗,更是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目前,济宁宁德时代产业园、聊城信发循环经济园已先行先试,绿电占比超60%,多元储能、蒸汽回收技术落地见效;但临沂河东新材料园、淄博大健康园仍陷资金短缺、招商难困境。专家呼吁,应抓住中央预算10%—30%无息补贴、人民银行1.75%碳减排支持工具窗口期,加快项目入库。
针对绿电直联、隔墙售电政策细则尚待明朗问题,专家建议以能源为切口,先建“分布式光伏+储能”微网,再逐步扩容;同步建立招商碳评制度,把碳排放作为项目前置门槛,鼓励光伏组件、氢燃料回收等绿色集群落地。会议明确,节后中心将联合山东大学制定全国首个零碳园区团体标准,并赴滨州化工园、商河开发区实地调研,形成山东方案。
据悉,山东已启动苏鲁粤三省联动,力争2026年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达到55%,零碳园区储能配置不低于10%。下一步,省绿色低碳发展中心将开通“零碳科技会客厅”,常态化发布技术、金融、政策清单,打造全国零碳园区建设“山东样板”。
特约编辑: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