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临沂市人民政府 2024-06-29 关键词: 绿色低碳产品
(二十)提高认证推广运用水平。鼓励先进制造业企业申请高端品质认证,生活性服务性企业申请新型服务认证,增加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供给。鼓励农产品产销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绿色食品、有机产品以及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良好农业规范(GAP)等食品农产品认证,构建生态产品认证标准体系,打造区域公共品牌,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深化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鼓励管理体系、绿色产品、低碳产品认证等自愿性认证,支持建立碳足迹评价认证体系。采取“标准+认证”模式,探索在临沂商城商贸企业、商品市场或电商园区开展良好售后服务认证,促进商城服务提质升级。完善绿色产品认证采信推广机制,推动健全政府绿色采购制度,鼓励社会优先采购获得认证的绿色产品。加强认证活动监管,提高认证的公信力和有效性。 |
2024-01-02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和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山东省质量强省建设纲要》精神,统筹推进质量强市建设,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质量强市战略,着力提升产品、工程、服务质量,培育壮大质量竞争新优势,加快推进质量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提升“临沂质量”发展系统性水平和协同能力,为推动临沂“走在前、进位次、提水平”,加快现代化强市建设提供质量支撑。
到2025年,质量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用持续加强,人民群众质量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切实增强。
——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不断提升。把质量发展与工业强市建设深度融合,在2024年实现“量质齐升,两年万亿”的基础上,持续推进科技创新、人工智能、绿色低碳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制造业增加值GDP占比达到35%,单位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年均降低3%左右,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逐步提高,产值占比达到2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49%。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90,服务业供给有效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和居民消费升级需要,质量竞争型产业规模显著扩大。
——产品、工程、服务质量稳步提高。质量供给和需求更加适配,主要农产品和食品安全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6%,消费品质量合格率持续提升,工程质量抽查符合率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满意度和公共服务质量监测评价稳定在满意区间。
——临沂品牌建设成效持续凸显。新增市长质量奖12个,累计培育“好品山东”25个以上、“泰山品质”认证企业5个。建筑工程、土木工程、交通建设工程、水利工程在各自领域新取得1-3个奖项。全面提升“产自临沂”区域公用品牌在全国影响力,培育品牌价值过10亿的产品和区域公用品牌10个。
——企业质量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持续提升,各类认证证书达到15000张以上,质量管理数字化转型升级加快推进,规上工业企业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率达到70%以上,培养造就一批首席质量官、沂蒙工匠、沂蒙首席技师等优秀质量人才。
——质量基础设施服务效能大幅提升。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质量基础设施对质量提升和质量转型发展的支撑服务能力持续增强,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持续深化,打造形成高效实用的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基地,争创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2个以上,省级以上检验检测中心数量达到10个,形成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线上线下服务平台3个。
——质量治理体系更加健全完善。“双随机、一公开”、“互联网+监管”和信用监管为基础的全链条质量监管模式进一步完善,重大质量安全风险防控机制更加有效,市场主体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质量共治格局基本形成,全民质量素养显著提升,多元质量治理机制逐步健全。
到2035年,质量强市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主导产业质量竞争力进步明显,知名品牌规模实现新跨越,质量先进文化生态基本形成,质量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基本实现现代化。
二、着力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推进临沂建造品质升级
五、扩大优质高效服务供给
六、加快临沂品牌建设
七、提高企业质量发展能力
八、提升质量基础设施服务效能
(二十)提高认证推广运用水平。鼓励先进制造业企业申请高端品质认证,生活性服务性企业申请新型服务认证,增加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供给。鼓励农产品产销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绿色食品、有机产品以及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良好农业规范(GAP)等食品农产品认证,构建生态产品认证标准体系,打造区域公共品牌,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深化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鼓励管理体系、绿色产品、低碳产品认证等自愿性认证,支持建立碳足迹评价认证体系。采取“标准+认证”模式,探索在临沂商城商贸企业、商品市场或电商园区开展良好售后服务认证,促进商城服务提质升级。完善绿色产品认证采信推广机制,推动健全政府绿色采购制度,鼓励社会优先采购获得认证的绿色产品。加强认证活动监管,提高认证的公信力和有效性。
(二十一)推动质量基础设施集成发展。统筹区域质量基础设施资源,持续推进集计量、标准、认证、检验检测、质量管理、知识产权、品牌培育等多项服务于一体的质量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线上平台+线下实体平台联动,完善“质量沂站”服务功能,健全质量基础设施服务数据库,推动技术资源、信息资源、人才资源、设施资源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联通与共享,围绕重点产品、产业园区和企业需求,加快建设“综合服务中心+园区工作站+龙头企业”的实体服务平台。大力推进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逐步推动“一个共享平台、一个受理窗口、一揽子服务、一个结果通行”模式,建设形成覆盖全市的质量基础设施综合服务体系。